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納入第六期活化 古蹟辦指反應踴躍料接數十宗申請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09/18 19:43

最後更新: 2020/09/18 20:06

分享:

分享:

前北九龍裁判法院。(程志遠攝)

香港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早前宣布於今年6月起停止營運香港分校,其由前北九龍裁判法院活化改建成的校舍被政府再接管,並將它納入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內,邀請非牟利機構遞交活化建議。發展局今(18日)舉行參觀活動,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項目經理 (文物保育)陳偉建表示,計劃反應踴躍,預料會收到數十宗申請,建議用途包括研究及藝術發展等,「歡迎民間智慧提供合適用途」。

古物古蹟辦事處文物主任(古物古蹟)冼穎君講解,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在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,屬簡約古典建築風格,講究對稱比例設計,當中內含藍色凹凸坑紋瓷磚及鳶尾花圖案裝飾等特色設計。大樓內,二樓中央大堂極具氣派,連接着4個法庭,其中一個法庭獲原汁原味保留,設有當年犯人及法官上庭的專屬樓梯等,具有歷史價值。

發展局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傳媒參觀 / 左至右)古物古蹟辦事處技術及顧問組建築師(古物古蹟)陳海韻、古物古蹟辦事處技術及顧問組文物主任(古物古蹟)冼穎君、文物專員辦事處保育經理 (文物保育) 陳偉健、文物專員辦事處 建築師 (文物保育)黄瑩 (程志遠攝)

不過,薩凡納大學將其中一個法庭改裝成室內攝影棚,遮蓋了原有的兩層的玻璃窗,古蹟辦技術及顧問組建築師(古物古蹟)陳海韻稱希望接手的申請者可恢復原狀;而原警車車房前往羈留室的走廊,大學加建廁所及房間,古蹟辦認為未能反映建築原來用途,希望新申請人能夠修復。

位於九龍深水埗大埔道292號的前北九龍裁判法院於1960年建成,樓高7層,設有4個裁判法庭、1個兒童法庭。法院於2005年初關閉,至2008年成為第一期活化計劃的項目,2010年9月活化成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,至今年6月1日起停止營運。政府其後接管該幢歷史建築,納入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中。

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項目經理(文物保育)陳偉建稱,建議用途包括研究及藝術發展等,不一定要作設計學院,期望申請機構自行發揮。申請者於首階段毋須遞交圖則,只需提供營運概念,租約形式為3年加3年,如經營者有意續租,且於租約期間表現良好,機構可繼續營運該建築物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bit.ly/2JdOaiS
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
記者:蘇文軒